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2023年人体简史读后感(大全5篇)

2023年人体简史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23-10-07 02:35:45 作者:雁落霞 2023年人体简史读后感(大全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人体简史读后感篇一

人体简史,一本关于你自己的说明书。

自从高中文理分科时选择了文科以后,我就没再接触过任何生物相关的知识了。机缘巧合之下拿到这本书,心里的第一反应也是不甚在意,只是翻过几页之后,却再也停不下来了。

无意中翻到的第一眼就是本书第二章的皮肤,看到作者把人体表皮的脱落形容为人类在坚持不懈的化为尘土,瞬间就被这股诗意所吸引,从头开始仔细阅读。

不得不说,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学素养都同样让我钦佩,赞美,痴迷,陶醉。在他的笔下,知识不再晦涩,你可以通过历史感叹备用器官带来的快活,也可以通过文学赞美大脑这项纯粹的奇迹。在比尔布莱森的带领下,我们时而是一个诗人,通过海绵体在探讨自身和宇宙的奥秘;时而是一位访客,随医生在解剖室欣赏骨骼的美丽;时而是一位历史学家,通过各国医疗技术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见证生育手术的发展变迁。

作者优美的文笔,使晦涩的名词只显生动,阅读的时候也十分顺口。加上渊博的知识,使他在恰当的地方穿插了很多鲜明且颇具转折意义的故事,让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了解也更加透彻。

我曾怀疑这本书仅仅适用于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医学者和生物学家,担心自己难以理解也不愿读完。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有些多余了。这本书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也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更加注意,认识到它的强大和脆弱以后,会感叹神奇,也会小心呵护。

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和我的家人,它不是什么学术专著,它是一本关于我们身体的使用说明,保养手册,是我们对自己应有的最基础认知。

人体简史读后感篇二

最近听紫苏老师偶然说起,她们班出了一些事情,a同学与b同学闹玩的时候,b同学轻轻打了a同学一巴掌。于是,a同学升级了冲突,跟b同学扭打到一起。在老师将他们分开并批评教育后,a同学仍不依不饶地要b同学赔偿他200元的精神损失费。群友们从教育、道德的角度分析了这个事件,但是我向来不喜欢一厢情愿地认为事情怎样的,而是希望能够去审视事物本来的样子,以及它可能的发展。

在几百万年前,当人类还在茫茫的非洲大草原上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时,能够激发愤怒的基因有利于它的载具(人类)生存。试想,在采集-狩猎的部落里,如果有人占了你的便宜——偷了你的食物,偷了你的伴侣,或者只是看不起你——你就需要给他一点教训。毕竟,如果他认为欺负你之后,没有任何后果,就很可能会不停地这么做。更糟糕的是,你所处的社交圈都会认为你软弱可欺。这样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狭小社会环境里,对欺负你的人表现出极度愤怒,直面屈辱,敢于反抗就很有意义。即使打输了,被揍得鼻青脸肿,也传递出了对你不敬必有恶果这一信息,从长远看,这种信息会给你带来好处。

而学校显然就是这样一个人际关系相对稳定的狭小环境。据紫苏老师讲,a同学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自己与年迈的祖母一起生活。这种家中只有老幼的情况,a同学在生活中表现地稍微强硬一点,有利于维护他与祖母生活的安定。但是这种反击性格一定要以适度为原则,只要让对方感觉到疼就可以了,如果把别人打伤、打残、乃至打死,在如今的法制社会,显然不利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也严重违背了基因开发出愤怒技能的本意。

因此,在小环境低人员流动性总结的经验与智慧在这个时代中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或者需要重新诠释。例如,“路怒”就是愤怒情绪的不当发泄。如果在高速公路上有人开车别了你,你马上就会感到被冒犯的愤怒,而你想要惩罚的那个司机可能再也不会见到,而高速公路上见证你实施报复的司机你也不会再见到。所以,你发泄愤怒不会带来任何益处。反而在高速路上以130公里的时速驾车追逐他人,肯定比在采集-狩猎社会中与别人拳脚相向更容易害死你。

人体简史读后感篇三

《人体简史》不但告诉我们认识自己,也告诉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一边了解外界,也一边认识自我。总想在“我”与世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又创造一种平衡。但很不幸,我们划分世界的方式,是“我”与所有“其它”,是“这是我的”,你就不该拥有。

比如种族歧视,比如个人过分私有化,人人想要美丽,就有人不停通过化妆和整容来实现,人人都想攫取这世界的更多,就有人不断把其它人、其它种族、其它团体视为边缘人,弱化“他”之基本人权。

其实人不分贵贱,种族无关优劣,聪明的,只是说明更适合当下的情况,得意的,只说明你在当时得了势,并不能说明人种与个人的优劣。

在《人体简史》中,我得知了这样一个啼笑皆非的科学故事:法国解剖学家皮埃尔·保罗·布罗卡,确信女性、罪犯和深色皮肤的外国人,其大脑比白人男性更小、更迟钝。

他拒绝相信一项研究报告:德国人的大脑平均比法国人重100克。面对这一令人尴尬的差异,他解释说,法国的受试者接受测试时年纪很大,大脑缩小了。论及为什么遭到处决的犯罪分子有时候大脑体积很大,他难以自圆其说,只能说这些人的大脑是因为绞刑的压力而人为肿胀。但最伤他尊严的事情是:在他去世后,经测量,他的大脑小于平均水平。有什么比偏见更根深蒂固又更难改变的呢?但事实就是这样不留情面,不容你辩驳。

我们总是以自己的主观去了解世界,这造就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极度缓慢,就像人们看到的是平的,就认为地球是方的,看到我们同处一个世界,就感觉所有时间的流逝都是相同的,看到一束光线射出去是直的,就认定时空不会弯曲一样。

而现在科学正在以一种不带任何主观偏见的世界观揭示世界,也以同样的方式探秘我们自身。也许相对于探索世界,我们对自身更感兴趣: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世界会有一个我?我为什么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又为什么会在世界的这里?这本《人体简史》会告诉你,你的身体30亿岁了。它会把你的身体从头讲到脚、从里讲到外、从30亿年前讲到今天。

从30亿年前漂浮在浅海里的单细胞斑点开始,制造你身体的基因就已经存在了。这些基因可能来自水里的鱼、天上的鸟,甚至已经灭绝了的恐龙,经历了漫长的30亿年,才造就了现在这个独一无二的你。

也可能在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时代,组成你身体的粒子就存在于宇宙之中了。所有人都不过是稍有差别的个体,虽肤色不同,族群不同,所属团体不同,其实就生物学来说,我们本无差别。在上帝的玩笑中,不过是存在个体的偏差,因为在这世上,我们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但在这独一无二之上,我们又带有普遍的共性,这就是《人体简史》所讲的核心。现在就拿皮肤来说吧,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一下最司空见惯的它。

本书告诉我们,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包住人体内部的东西,还把坏东西挡在外面,就像一个没有任何泄露的包袱。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但自然就是这么不可思议,轻易就能做到,这几乎是不容置疑的基本常识。

完全由死细胞组成,而与我们生命相关的是真皮。当我们受伤时,真皮层分泌出粘液,保护我们人体内部尽量不受到侵害,粘液会迅速结痂,帮我们修复伤口。但是现在的人,明显对表皮更上心,各种护肤美颜的产品,在表皮上刷刷地忙个不停,但就其实维护生命的品质而言,大可不必。因为表皮是死细胞,会形成一层鳞屑,从身体上脱落,与尸体无异,外皮细胞每个月都会更换一次。

人们对皮肤表皮的打造可谓是精细,从什么爽肤水、打底液到精油、粉饼、腮红,可谓是用尽心思。而对皮肤真皮的着色,人们可也是异常敏感。我们天生黄皮肤,对黑皮肤的非洲人天然的炯目就有些排斥,总认为他们与猩猩有些类似,而对白皮肤的非洲人夺目的白,总怀疑是营养不良导致。在我们的印象中,他们似乎就是上帝的恶作剧。

而其实与我们肤色有很大不同的人,其真皮结构与我们完全是一样的。他们会形成偏白或偏黑的原因,是与其阳光对他们祖祖辈辈的照射不同,跟在地球上所处的不同纬度有关。

白人多居欧洲,那里一年四季和风暖雨,日照时间较少,所以他们的农耕文化较少,多以畜牧业为主,多温少阳的温和气侯适宜牧草的生长。

黑人多居赤道附近,一年四季都受强烈的太阳光炽晒,为适应环境,自然形成了比较黑的皮肤。而我国地处亚热带,一年之中四季分明,也就形成了黑白之间的黄色。肤色的不同,并不能说是造物主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材质造出的不同物,而是相同的人种在特定环境之下适应当地气侯的表现。

很多被神学错误引导,被偏见遮蔽的真实,在生物学的研究下揭开秘密。其实“人”跟任何生物一样,没有任何特殊之处,“我”与其它人一样,并无多少优劣之分。只不过,每一个族群、每一个个体,都带有自己的显著特征,用认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便于自己在世界中更好辩认而己,实在没有必要用三六九等来划分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包括一花一叶、一草一本,《人体简史》不但告诉我们认识自己,也告诉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人体简史读后感篇四

前段时间看微博上一直有博主在推荐,感觉是非常有趣的一本书。作者是布莱克,之前写万物简史的作家,语言非常幽默风趣,善于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写的很有趣易懂。这本书是一部从头讲到脚、从里讲到外、从30亿年前讲到现在的一本百科全书。

一本非常有意思的讲述人体故事的书,讲到了身体的各个方面,从一些相对特殊别致的角度讲述,幽默风趣搞笑,比如人的身体有三十亿岁了,制造一个人大概要花多少钱,人的大脑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发烧是你的身体在自救,我们是唯一有下巴的动物,是唯一会因为情感而流泪的生物。我们的身体可能已经30亿岁了,从30亿年前潜伏在浮海里的单细胞斑点开始,制造我们身体的基因就已经存在了。这些基因可能来自水里的鱼,天上的鸟,甚至是已经灭绝了的恐龙,经历了漫长了漫长的30亿年才造就了现在这个独一无二的自己。都是非常有趣的方面。

书里面提到四处走动对健康的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确实如此。范志红老师也提过,建议每人每天散步7000步左右(应该是这个,记错了不要怪我)每天锻炼半个小时,虽然书里面写的是两个小时,有的太多了,运动可以增强自己的免疫系统,培育激素,长期坚持适度运动,有控制体重、改善睡眠、提升身体机能等多种好处,可以使我们大脑更灵活,心肺功能更强大,骨骼更强壮,肌肉更紧致,整个人看起来也更年轻。还提到了吃熟食提升了人类获取能量的效率,联想起之前的疫情就是有生食因素导致的,所以还是要遵从人类身体规律,食物最好要煮熟了才能吃。

这本书虽然是科普类,但是语言不会使人觉得枯燥,推荐食用。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好的去对待自己的身体。

人体简史读后感篇五

从这本书中我读到的更多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大自然对奇迹的感叹。所谓演变所谓进化,尚有许多人类难以理解,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存在。我们为什么会进化成现在这个直立行走,骨盆不够大,鼻子突出的模样,都是漫长的演变中科学理论难以触及的。

在看书之前我便知道细胞产生的奇迹,即便所有物质都已具备,却无法赋予它生命。但是书中所说,一秒钟之内身体就可以产生100万个红细胞的事情还是让人感到惊奇。也许只有不断研究,触及当今科技的天花板,才能更好地让人理解生命可贵与难得。又有年初爆发的疫情,对生命的敬畏其实一直存在,只是会被我们忽视。但是正如那句“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人类对自然对自我的了解远远不够。一本百科全书,确实可以把人类目前研究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摘录出来,但从单细胞的产生到人类的进化,对生命的敬畏才是百科全书背后的力量。

在这本书的大脑的部分,它告诉我们:人的大脑80%都是水,剩下的20%是脂肪和蛋白质。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你的脑子进水了,其实何止是进水,它根本就是水做的!

这本书内容确实相当专业且严肃,但作者以特有的角度像一位老师将这些知识分解后,每一块读起来都通俗易懂,思路清晰明了,不像其他专业书那样晦涩,书里充满了幽默风趣。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体,将生命拉从30亿年生物进化讲起。那时地球刚出现单细胞生物,我们的生命基因从那时就已经开始,这也就解释了书的封面就说到你的身体已经30亿岁了;也就是说即使灭绝的物种在我们进化的历程里都会留下了痕迹。

作者的写作风格幽默诙谐,读来完全不会感到疲惫,反而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关范文推荐
  • 10-07 2023年萧红全集读后感(优质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
  • 10-07 读哈佛家训读后感 哈佛家训读后感(通用9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
  • 10-07 老子传读后感(汇总7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
  • 10-07 2023年蛇的读后感(汇总9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7 青鸟的读后感(实用7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
  • 10-07 最新笨笨猫学数学读后感 聪明笨笨猪读后感(汇总8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
  • 10-07 最新战争书的读后感(优秀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
  • 10-07 最新枪炮病菌与钢铁读书笔记(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
  • 10-07 山海经读后感(优质8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
  • 10-07 最新草莓读后感(汇总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