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心得体会(精选5篇)

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心得体会(精选5篇)

时间:2023-08-30 17:23:28 作者:MJ笔神 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心得体会(精选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心得体会篇一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全省总人口为2237.11万人,其中,汉族人口20xx.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7%,少数民族人口185.6万人,占8.3%,在少数民族中,世居本省、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等10个少数民族。此外,还有30个少数民族。东乡、裕固、保安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临夏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伊斯兰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临夏穆斯林的先民是唐宋时期来华互市并侨居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犹太人。元初蒙古大军西征时俘虏来的中亚、西亚穆斯林被安插在西北大地,临夏穆斯林遂数量大增。清政府镇压西北回民反清斗争,陕宁回民悉数入甘,幸免于难的河州地区遂成为西北地区的经堂教育中心,被誉为“中国小麦加”。

临夏穆斯林基本上属逊尼派,有着“信真主、信天仙、信经典、信圣人、信末日、信前定”六大信仰,“念、礼、斋、课、朝”五大功课。清真寺是宗教和教育活动中心,通常由礼拜大殿、经堂和水堂三部分组成。

穆斯林民族有独特的生活习惯。男子戴白帽,留长须;妇女戴盖头为最典型的服饰特征。临夏穆斯林严格遵守教义、教规,在生活、饮食方面特别讲究,喜食手抓羊肉、烩羊杂碎、炸油香、油茶、盖碗茶。开斋节、古尔邦节、阿述拉日为传统的节日。穆斯林擅长贸易,在临夏市各大街,可看到生意兴隆的农贸市场。

甘南藏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即为藏族聚居区,现为藏传佛教文化发达,藏族民俗风情浓郁,政治氛围宽松,交通相对便捷的神秘的旅游区。藏传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在藏区形成的主要宗教派别,为广大虔诚的藏民所信奉。主要有宁玛派(红派)、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噶当派等各教派,各有其教义思想、习学方法和修持重点。现由格鲁派执掌藏区政教大权,尊宗喀巴为开山祖师。教义上大小兼容而以大乘为主,显、密宗兼备,尤重密宗,形成“藏密”。

藏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古老民族,以游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徙。最初信仰原始宗教和苯教,现以藏传佛教为主。藏族穿藏袍,住帐篷,食物以牛羊肉、糌粑、青稞面为主,交通方便的地方以大米、小麦为主食。藏族藏传佛教文化非常发达,其生活方式以佛教信仰为中心,乐善好施。藏族人民热情好客,豪迈粗放,有独特的歌舞艺术。甘南州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氛围,民俗风情魅力独具(图片为《藏族游戏·大象拔河》)。

裕固一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一族自治县境内,现有一万多人,裕固一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裕固一族可上溯至唐宋时期的回鹘,后历经战乱,东西迁移不定,一直到十六世纪初才迁移到祁连山下定居下来。

裕固一族因其族源和习俗差异而有东西部之别,但大都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教义。悠久的历史和几经迁徙的艰苦历程,培养了这个民族刚毅、勇敢的性格和博大的胸怀。裕固一族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等方面都保留着独具民族特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尤以能歌善舞称著于世。即以裕固一族的婚礼为例,就有《戴头面歌》、《哭嫁歌》、《送亲歌》、《迎亲歌》、《猜情歌》、《敬酒歌》等等,整个婚礼的进程中迎亲的唱,送亲的唱,新娘唱,新郎唱,独唱,对唱,合着唱,歌声起伏,不亦乐乎。

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约1。3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目前主要聚居在临夏积石山保安族撒拉一族自治县。

保安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的民族,其生活习俗、礼仪礼节、起居卫生、饮食禁忌、丧葬节庆与回族基本一致。值得一提的是热闹非凡的婚礼。保安族的婚礼,自始至终突出一个“闹“字,娶亲闹,送亲闹,迎亲闹,白天闹,晚上闹,“婚礼三天无大小”,闹得人心花怒放,闹得人流连忘返。故谓之“热闹非凡的婚礼冠军”,可以说毫不过分。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哭婚”、“唱婚”、“骂婚”等习俗相比,“闹婚”正是保安族婚礼与众不同的特点,其中充分体现了保安族直爽欢快的民族性格。

东乡一族是以世居临夏地区东乡县而得名的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约4万人。东乡一族的族源主体是元代来自中亚地区的撒尔塔人,在历史上是一个族教密不可分的民族。东乡一族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对东乡的历史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一直产生着重大影响。东乡一族人民世世代代都是虔诚的穆斯林。其基本信仰、宗教功课、宗教礼仪等方面与回族几乎完全一致。

东乡一族人民世居交通闭塞、贫瘠落后的山区,自元以来深受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生存环境的恶劣历练着东乡一族人民吃苦耐劳、正直朴实、敢作敢为、聪明机智的民族性格。东乡一族群众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却特别热情好客。对远道来的客人,一般都要倾其所有热情招待。客人进门,马上请到炕上敬茶敬饭,主人则在一边殷勤招呼,自己不吃不喝以示尊敬。待客的食品多为油果、手抓羊肉与炖鸡。鸡按部位分为13块,鸡尾最贵重。只有长辈或最尊贵的客人才能吃鸡尾。东乡一族的好客,甚至达到了自己家里无米下锅,也要烧一碗开水双手端给客人的地步,其淳朴挚诚,着实令人感动。

“晒大佛”是藏传佛教寺院所举行的传统法事活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农区。各地活动日期不尽相同。一般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甘肃拉卜楞寺的晒佛活动在每年一度的正月“毛兰姆”祈愿法会上举行。

正月“毛兰姆”祈愿法会是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季麦旺吾时仿效拉萨祈愿法会而兴办的,从正月初三晚开始,到十七日至。其间举行多项法事活动。“晒大佛”在正月十三日,也称“亮佛”。拉卜楞寺晒佛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宗咯巴,佛像宽12丈,长30丈,将要晒的佛抬到河南蒙旗亲王府前南山麓,举行晒佛仪式,沿途诵经,虔诚庄重。当佛像在晒佛台展开后,僧人信徒均念沐浴经,颂赞佛陀功德。整个晒佛活动场面宏大,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花儿”是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

莲花山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境内,素有“花儿故乡”之称。这里一年一度的“花儿”盛会,吸引着临夏、定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成千上万的男女歌手和群众。每年从农历六月初一在莲花山下的足古川聚会开始,经过游山对歌进入高潮,再转入王家沟门夜歌,到六月初六紫松山敬酒歌别,整整六天五夜。这期间歌手们风餐露宿,相互赛歌,交流思想和感情,极一时之盛。

在辽阔的阿克塞草原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骠悍的小伙子在前面飞驰,美丽的姑娘扬鞭策马在后面紧追不舍。这就是哈萨克牧民特有的文化节目“姑娘追”。

“姑娘追”在哈萨克语中叫“克孜库瓦尔”,是一种青年男女十分喜爱的娱乐活动。举行这项活动时,先由青年男女中的一方发出赛马邀请,而后两人双双骑马向指定地点缓步并行。途中小伙子可以向姑娘调笑逗趣,姑娘却不能生气。但一到达指定地点,小伙子就迅速举鞭策马向回跑。此时,为了“报复”小伙子的戏谑,姑娘亦扬鞭回马,紧紧追赶小伙子,被追上的小伙要接受姑娘轻轻的鞭打。这种活动,往往会促成青年男女的爱情。

甘肃的哈萨克一族是本世纪30年代从新疆迁来的,现主要居住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游牧于祁连山下的哈萨克一族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风情。“姑娘追”便是其中一项饶有风趣的文娱活动。

甘肃地处内地和西部边疆的过渡地带,生活于斯的穆斯林群众极善厨艺和饮茶之道,当地人津津乐道的风味食品大都出自他们之手。风靡大江南北的兰州牛肉拉面据称始创自清朝末年金城关回民马保子家门,其辣椒油鲜红透亮,面条光韧透黄,汤汁清碧香浓,萝卜片洁白如玉,蒜苗、香菜翠绿如鲜,有“一红二黄三清四白五绿”的称誉。遍游兰州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换口解馋的灰豆子、甜醅子、酿皮子等小吃现也多由回族群众经营。

近年来,“东乡手抓”、“靖远羊羔肉”、“尕面片”又成一时风尚。坐在穆斯林餐馆里,夹几块肥润香醇的羊羔肉,刮着放有春尖茶、冰糖、枸杞、桂圆、红枣的“三泡台”碗子,亲朋好友谈天说地,狂吃海喝,极尽一时之乐。

“羊皮筏子赛军舰”是广传于兰州的一个俚语,它用夸张的对比方法形容了羊皮筏子搏击风浪、激流勇进的动势和筏子客豪迈的气魄,描绘了一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景线。

把一张张羊皮经特殊方法加工缝制后,经充气扎成气囊,按排列捆绑在数平方米的木架上,羊皮筏子就算是做成了。按筏子大小,羊皮囊一般在8~16个之间,以12个居多。羊皮筏子浮力大,变向灵便,航行快速。尤其是将总浮力分散在十数个单独的羊皮囊上,安全可靠,堪称一绝。羊皮筏子由来已久,在没有现代航渡设施的数百年间,一直是黄河上游摆渡、载货的主要工具,筏工也多是一些回族壮年,祖辈相袭,以为生计。现在,兰州一带的黄河航道彩虹飞架,汽笛不绝于耳,羊皮筏子多已销声匿迹。偶有见到,也多为满足好事者猎奇之用。

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心得体会篇二

甘肃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贫困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严重的贫困问题。为了帮助甘肃脱贫致富,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扶贫措施。通过接触、参与和观察,我深深感受到甘肃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其带来的变化。在此,我将分享我在甘肃扶贫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重要性

在甘肃扶贫工作中,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非常重要。在实地考察和交流中,我了解到甘肃地形复杂,气候干燥,土壤贫瘠,农民缺乏科学种植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开展具体的扶贫项目前,必须首先了解当地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贫困原因。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计划,推动可持续的脱贫发展。

第三段: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

在甘肃,教育和技能培训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学习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我参与的一个扶贫项目就是在甘肃的一个农村地区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加工技术。通过这些培训,农民可以从事手工艺品制作和农产品加工,提高自己的收入。这个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帮助贫困户脱贫,也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第四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甘肃脱贫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甘肃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利,导致农产品难以运输到市场,农民的销售收入较低。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了新的公路和桥梁,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条件。在我参与的扶贫项目中,我们为当地修建了一条公路,连接了山区和市区,方便农民运输农产品。这不仅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还降低了运输成本,给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第五段:加强合作和整合资源

甘肃的扶贫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力量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和发挥各方的优势,可以更好地解决甘肃贫困地区的问题。在我参与的扶贫项目中,我们与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民合作,共同推进了农村旅游发展。通过开展农村旅游,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些合作和整合的经验表明,只有通过广泛的合作与整合,才能真正解决甘肃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总结:

通过在甘肃的扶贫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我深切体会到了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重要性,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合作与整合的重要性。没有一种扶贫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考虑和合作,才能真正推动甘肃的脱贫工作,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我所分享的心得和体会能够对甘肃的扶贫工作有所启发,推动更多的人关注甘肃脱贫事业,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心得体会篇三

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雄,即雄伟。它的山峰由悬崖峭壁构成,许多崖壁高达几百米,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劲露,光滑削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可谓“霞山拟岱宗,锦石梁父耳”,“仰觉日月低,俯睇宇宙小”,“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雄伟而富有力度,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满阳刚之美。

险,即险峻。“无限风光在险峰”,唯险峻能激发人们的向上、探讨精神,故智勇者登之。以赤壁丹崖为其地貌特征,大多山坡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发怵,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古人有“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飞鸟回翔不敢度”等诗句,形容祁连山丹霞的险峻之美亦不为过。

奇,即奇特。纵目丹霞地貌群,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堡状、锥状、塔状,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组合有序,如“万古今城”,似千年石堡,真可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尤其晨雾之中或云海之上,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观之令人赞叹不已,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幽,即幽静。游览总长3公里的芦苇沟,只见赤壁千仞,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人移景变,别有一番情趣。环望四周,雄奇诡险,千怪万状,险象环生,怪石嶙峋,幽洞通天。石径两旁山峰耸峙,高山之巅石堡盘踞,犹如神秘的古堡给世人演绎传奇的神话故事,让人禁不住展开漫无边际的遐想与思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怀古今之万事,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

美,即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变幻之美。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辟,直指蓝天,景色相当奇丽。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七彩斑斓,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山峰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断变换,层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观,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一日之中,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

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心得体会篇四

近日,我有幸游览古老而美丽的甘肃,这是一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旅行。在这段旅途中,我见识到了甘肃瑰丽的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地域的独特魅力。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分享我的甘肃心得体会。

第一段:气势非凡的自然景观

甘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境内风景名胜众多,让人在自然中充分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我曾游览过兰州的中山桥和黄河风情线,在黄河畔感受到了奔腾的河水给人带来的震撼之美;来到天水市秦安县看到了神奇的“四季如春”田园,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令我不禁陶醉其中;更有着火焰山、鸣沙山等自然景观,让我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环境中。

第二段: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甘肃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时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并彼此影响,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俗文化。在敦煌莫高窟,我看到了那神秘深邃的佛教艺术,上演了万千风情;在甘南州的民族村寨里,我看到了藏族、羌族、土族、回族等多元文化的奇妙融合,再现了一个个独特而多姿多彩的群体。

第三段:悠久历史的人文底蕴

甘肃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熏陶,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在宋代时,甘肃地区已是繁荣发达之地,处于经济文化。

的中心,许多历史名城如兰州、天水、庆阳、白银等,也都拥有了璀璨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古城如敦煌、甘南,也积淀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流传至今。

第四段: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除了独特的历史人文底蕴之外,甘肃还培育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让人们在旅游中能够充分领略到这里的文化。眺望嘉峪关城,可以感受到这座历史名城的厚重文化底蕴;在甘南川藏交汇处,可以欣赏到民族鲜明的独特乐舞表演;来到河西走廊的莫高窟,可以感受到中国千年佛教文化的犹存魅力。

第五段:热情豪爽的当地人民

在我游历甘肃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遇到了当地民众的热情与豪爽。无论是否是游客,当地人民都会用同样的热情友好的态度来对待。甘肃人热情好客,善于热情周到地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与游客交流。

综上所述,甘肃是一片兼具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璀璨独特的文化和豪爽热情的人民的神奇土地,在这里旅游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希望更多游客来甘肃旅游,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领略对人生的有益启迪。

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心得体会篇五

诗中所说的瓜洲,是江苏扬州长江江心中的一处沙洲,我这里所说的瓜州,是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瓜州县,两者相去万里,不是同一个地方。

洲和州是不同的。 洲指水中的陆地。大到大洋中的亚洲、非洲,小到小河中的一片沙滩。州是古代的行政区划,比如苏州、杭州。

初到瓜州,印象极好,您瞧这马路,干净,宽敞,树多,车少,还原了马路的本质。

瓜州盛产蜜瓜,在春秋时期这里就被称为瓜州。到了初唐,瓜州成为行政建制上的一个正式名称。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安西布隆吉大败葛尔丹部属,始称“安西”,意为“安定西域”;民国二年(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这个县名一直用到20__年。20__年2月8日,安西县更名为瓜州县,归酒泉市管辖。

当地有一句戏言:下了九泉(酒泉),就该安息(安西)了。这是一句笑话,但据说有“领导”认为这不吉利,于是就改安西为瓜州。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这三十多年中地名变更之大之频繁,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没有过的。随意更改地名,常常和官员的喜好有关,和gdp有关,甚至于与所谓风水迷信有关,就好像换个领导,单位的大门也要拆了重建一样。

还好还好,瓜州这个地名古已有之。不说也罢!

瓜州因盛产瓜果而得名瓜州,另外据说全国最大最漂亮的壁画"飞天"也在瓜州,所以瓜州火车站前就有了这样一尊雕塑——一个不锈钢飞天举着一个盛满了蜜瓜(好像还有葡萄)的盘子作飞天状。

怎么蜜瓜从盘子中滚出来了?这掉下去多危险呐!

瓜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丝绸之路要道,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瓜州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

瓜州最负盛名的古迹,应该是榆林窟。

榆林窟在甘肃省瓜州县城南70千米处。这里的榆林河把戈壁切割出了很深的峡谷,早在隋唐之前,峡谷两侧直立的峭壁上,善男信女们就开始开凿洞窟,绘制壁画,雕塑佛像,这段峡谷因此被称为万佛峡;又因河岸榆树成林而称榆林窟。1961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窟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着彩塑272身、壁画5650多平方米。从现存壁画的风格和壁画上洞窟里前人留下的题记看,这个地方在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榆林窟西崖。西崖上的洞窟对游人都不开放。

榆林窟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保存至今的壁画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如果说莫高窟的壁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居于全国石窟之冠,那么榆林窟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

榆林窟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像画、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有表现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的画面。从唐到元,历代都有佳作。

东崖上的洞窟也只是开放五个。

榆林窟位于茫茫戈壁上,就算是现在交通也很不便,何况在一千多年前。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搞这样大的建设呢?去了河西走廊,去了河西走廊的很多地方,所看到的情景会让人明白了,在这样极度干旱的环境里,全部的存在只需要一个条件——水,有了水,就有了绿色,就有了生命,就有了人和人所构建的生活。

河西走廊属于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且越往西越少,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年降水量158.4毫米,西端的敦煌只有36.8毫米。瓜州年平均降水量45.3毫米,蒸发量3140.6毫米。

诗仙李白有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首诗中所说的“天山”指祁连山。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脚下,它的兴衰存亡完全依赖祁连山的雪水。

河西走廊有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流河水系,它们都发源于冰雪融水丰富的祁连山。由山区河流搬运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地区。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瓜州都是这样成为了发达的灌溉农业区。

这是榆林河,又叫踏实河,是疏勒河的支流。它千年流淌不息,养育了两岸的百姓,见证了信众的虔诚,营造了榆林窟曾经的辉煌。见惯了大江大河的您可千万别小看了它这点涓涓水流,20__年夏天它发了洪水,差点淹了榆林窟。

依据佛经故事所作的绘画作品叫做经变,它宣传佛教比经书直观生动。这张照片是榆林窟第二十五窟南壁上的《西方净土变》,是依据《无量寿经》内容为人们虚构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画面上楼台亭阁鳞次栉比,菩提树下阿弥陀佛正在说法,十大菩萨次第拥坐,静听佛语。天上仙鹤起舞,飞天散花;地上碧波荡漾,荷花盛开。殿堂前舞伎腰悬长鼓,舒臂轻击,双脚起落交错作踏歌状。两边八位乐师也都是女性,笙萧笛琴,各执一枝,轻松奏乐,怡然自得,观之使人有飘然欲仙之感。这是一幅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

榆林窟第二十五窟需要另外付费参观,第二窟也是一样。因为第二窟的壁画也是罕见的珍品。窟中所绘的水月观音,线条细致,色彩华丽,精美绝伦,这是西夏壁画中的精典。

飞天是佛教中的香音之神,是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奇香而美丽的菩萨。飞天最早诞生于古代印度,后传入中国。飞天出现在经变、佛传等故事壁画中,一般分布于佛教石窟窟顶、壁画上方,以及佛像的背光之中。

榆林窟15窟前室顶部南侧,有一幅绘于中唐时期的壁画,这幅作品中的飞天是包括莫高窟在内的所有石窟群中最美丽的飞天,图中的飞天飞翔于五彩祥云之间,神色矜持、舒缓娴静,姿态典雅,飘飘欲仙,给人以强烈的美学震撼。

相关范文推荐
  • 08-30 2023年小学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教案及反思(优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
  • 08-30 防守心得体会(大全10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 08-30 2023年陈少白故居纪念馆 端午节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通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 08-30 病例报告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 08-30 2023年有创意的班会设计方案(模板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通过制定方案,我们
  • 08-30 2023年小学班会设计方案(优秀10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 08-30 最新播放心得体会(精选10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
  • 08-30 2023年心得体会日记短文(精选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那么下面我就
  • 08-30 2023年宽恕的心得 宽恕心得体会(模板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 08-30 最新尊重他人班会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