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优质10篇)

2023年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优质10篇)

时间:2023-10-02 14:17:34 作者:JQ文豪 2023年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优质10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还记得上大学那会儿,翻阅陶行知的著作,特别欣赏陶先生的两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满天下”。我觉得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里,有八个字堪称精髓,这八个字是:实、活、真、创、爱、新、行、人。在他洋洋洒洒五百万字里充满着爱学生、爱职业、爱国家的师爱观。这样的师爱观,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人们通常是从爱心与奉献意义上去解读师爱的,这些当然需要,但它们绝不是师爱的全部,而陶先生的师爱观是既健康又完整的:爱国,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都会有的使命感;爱职,是一种最基本的职业操守;爱生,是爱国、爱职的直接体现,与片面追求应试升学,以分取人,压抑个性成长的功利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

今天,工作七年之后,当我再次思考何为真正的师爱时,我觉得:真正的师爱应融入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师爱的核心在于爱学生。回顾过去七年,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我担任当时的高一(12)班语文老师,我有过那么多的心酸:自己加班加点“精心设计”的教案迎不来学生期盼的眼神,;自己给学生们展示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赢不来学生们的欣赏和喝彩,他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第二学期,我的勤奋刻苦赢得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同时担任高一(12)班班主任,我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可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然而我却失望地发现,孩子们并不领会我的付出。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怎么了?我的孩子怎么了?后来我想明白了,是我没有把自己和学生的位置摆正,我班的学生往往文化课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又刚经历了“优胜劣汰”的分班考试,他们认为自己学习不行,于是自暴自弃。

而我,感觉太好,太夸大学习的作用,一直把理论凌驾于课堂之上,一直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我其实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和服务者,就像其他行业“顾客至上”一样,学生就是我的“上帝”。于是我退却“火爆”,减少急躁,一次又一次原谅那些上课不听讲,与我顶嘴,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并试着去爱他们,像中医看病那样“望、闻、问、切”,时时留意,处处关心,在观察和关心中迅速掌握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是这些向来不被老师欣赏和看重的学生,他们很容易就会被感动,很容易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很容易就会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七年了,我还清晰地记得很多往事,记得很多学生,我想我做教师的幸福感多数来自于学生。

欣慰、幸福、感动。做老师,尤其是做班主任,尤其是做成绩不那么优秀的班的班主任是痛并快乐着,每天除了学习还有很多突发事件要去处理,我相信:“宽容比鞭子强一万倍”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我总是设身处地在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心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困难。久而久之,我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和信任。教育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

20xx年10月,我不慎摔断了脚踝,住进了医院,我的.学生,一拨一拨地到医院看望我,z等人是第一拨赶到医院看望我的,我的学生王佳星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立马给他的母亲打电话,说:“我们王老师老家不在州泰,你赶紧到医院照顾老师”学生王欢到医院看了我不下三次,学生杜昕还买了条小金鱼陪在我跟前。鲜花、水果、日用品,我的学生们甚至连榨菜、饭盒这些最微小的生活品都给我准备好了,医院的长廊上全排着看望我的学生,我记得那时,我没有吝啬我的眼泪,我也实在控制不住我的眼泪,望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一任泪水奔流。

病友,医生,护士都说真羡慕我,母亲也经常陪着我感动地掉眼泪,骨伤极其疼痛,学生的关爱,陪我挨过了那一段身体上的伤痛,骨伤难愈,我因此没有陪我的第一届学生走到最后,没有带他们到高三,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觉得非常愧疚,“爱满天下”,我想不只是老师对学生,也是学生对老师,我将把这一份愧疚牢记心田,摸着良心,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以后每一届学生。爱满天下,这爱,是我的付出,也有我的得到。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我风雨兼程,我无怨无悔。

老师,是真的代言人;老师,是博学的化身;老师,是学生心灵的挚友;老师,最富有人文情怀,最善于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老师的职业如此美丽,我愿一辈子从容地欣赏教学的美丽风景,我愿在教书育人中构筑自己的美丽人生。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篇二

还记得上大学那会儿,翻阅陶行知的着作,特别欣赏陶先生的两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满天下”。我觉得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里,有八个字堪称精髓,这八个字是:实、活、真、创、爱、新、行、人。在他洋洋洒洒五百万字里充满着爱学生、爱职业、爱国家的师爱观。这样的师爱观,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人们通常是从爱心与奉献意义上去解读师爱的,这些当然需要,但它们绝不是师爱的全部,而陶先生的师爱观是既健康又完整的:爱国,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都会有的使命感;爱职,是一种最基本的职业操守;爱生,是爱国、爱职的直接体现,与片面追求应试升学,以分取人,压抑个性成长的功利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

今天,工作七年之后,当我再次思考何为真正的师爱时,我觉得:真正的师爱应融入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师爱的核心在于爱学生。回顾过去七年,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我担任当时的高一(12)班语文老师,我有过那么多的心酸:自己加班加点“精心设计”的教案迎不来学生期盼的眼神,;自己给学生们展示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赢不来学生们的欣赏和喝彩,他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第二学期,我的勤奋刻苦赢得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同时担任高一(12)班班主任,我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可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然而我却失望地发现,孩子们并不领会我的付出。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怎么了?我的孩子怎么了?后来我想明白了,是我没有把自己和学生的位置摆正,我班的学生往往文化课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又刚经历了“优胜劣汰”的分班考试,他们认为自己学习不行,于是自暴自弃。

而我,感觉太好,太夸大学习的作用,一直把理论凌驾于课堂之上,一直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我其实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和服务者,就像其他行业“顾客至上”一样,学生就是我的“上帝”。于是我退却“火爆”,减少急躁,一次又一次原谅那些上课不听讲,与我顶嘴,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并试着去爱他们,像中医看病那样“望、闻、问、切”,时时留意,处处关心,在观察和关心中迅速掌握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是这些向来不被老师欣赏和看重的学生,他们很容易就会被感动,很容易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很容易就会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七年了,我还清晰地记得很多往事,记得很多学生,我想我做教师的幸福感多数来自于学生。

欣慰、幸福、感动。做老师,尤其是做班主任,尤其是做成绩不那么优秀的班的班主任是痛并快乐着,每天除了学习还有很多突发事件要去处理,我相信:“宽容比鞭子强一万倍”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我总是设身处地在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心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困难。久而久之,我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和信任。教育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

20xx年10月,我不慎摔断了脚踝,住进了医院,我的学生,一拨一拨地到医院看望我,z等人是第一拨赶到医院看望我的,我的学生王佳星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立马给他的母亲打电话,说:“我们王老师老家不在州泰,你赶紧到医院照顾老师”学生王欢到医院看了我不下三次,学生杜昕还买了条小金鱼陪在我跟前。鲜花、水果、日用品,我的学生们甚至连榨菜、饭盒这些最微小的生活品都给我准备好了,医院的长廊上全排着看望我的学生,我记得那时,我没有吝啬我的眼泪,我也实在控制不住我的眼泪,望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一任泪水奔流。

病友,医生,护士都说真羡慕我,母亲也经常陪着我感动地掉眼泪,骨伤极其疼痛,学生的关爱,陪我挨过了那一段身体上的伤痛,骨伤难愈,我因此没有陪我的第一届学生走到最后,没有带他们到高三,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觉得非常愧疚,“爱满天下”,我想不只是老师对学生,也是学生对老师,我将把这一份愧疚牢记心田,摸着良心,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以后每一届学生。爱满天下,这爱,是我的付出,也有我的得到。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我风雨兼程,我无怨无悔。

老师,是真的代言人;老师,是博学的化身;老师,是学生心灵的挚友;老师,最富有人文情怀,最善于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老师的职业如此美丽,我愿一辈子从容地欣赏教学的美丽风景,我愿在教书育人中构筑自己的美丽人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篇三

阅读是一种思想交流与启迪的激活,陶行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员,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传世之作。最近,我读了陶行知的《徐志摩与他的朋友们》这本书,感觉到了收获和启示,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第二段:文化启示

《徐志摩与他的朋友们》一书,讲述了一群知名文化人的故事,这些文化人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人物。从这些人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浓厚的国家与民族情感,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于文化自信的坚定信仰。这本书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

第三段:人生感悟

书中描述的人物性格各异,生活态度多元,他们在不同的时代里,能够结交到这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不仅是才华出众,更是敢演戏、敢放下戒备的人生态度。在我看来,做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原则,但也不能太过拘泥和孤僻。我们应该抱有一颗宽容、进取、正义、善良的心灵,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为宽广、通亮、深远。

第四段:教育启示

陶行知作为一代文化巨匠,他不仅留下了无数的经典著作,更是在教育界开创了崭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从他的教育理念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要具有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要讲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并重;要打破“黑板课”式的传统课堂教学,引入社交、互动、娱乐等因素来丰富教学内容。这些教育启示对于我而言,对于未来的教育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五段:结语

陶行知的生平与文化成就是一种不易被超越和媲美的宝贵财富,通过读书、讨论、反思,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陶行知精神的独特价值。回想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刻匠心打磨,在每个人生阶段中坚守价值信仰,并从中获取智慧与启示,是我们日后前进的阶梯。最后,我非常感激陶行知这位巨匠留下的思想财富,也希望我们今后在阅读这位文化巨匠的经典著作中,勇于探索、勇于体验、勇于走向真实的价值境界。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篇四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生前的贡献和影响无疑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经典著作《教育的艺术》深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让人们对于教育哲学和教育方法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他的另一部著作《读书心得》则是人们学习和成长的必备手册。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于《读书心得》这本书的感受和体会。

第二段:书籍介绍

《读书心得》是陶行知先生的一本随笔集。这部作品是他从多年读书、做学问、见人物的经历中所撰写的感性笔记。在这部书中,陶行知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风格,观察和分析人性、社会和文化,探讨人类生存和意义的根源等等话题。这些书中所述的故事、见解和思考不仅让人思维迸发,也带给人启迪和思考。阅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触也是深深地。

第三段:书中主题-读书之道

《读书心得》的主题是“读书之道”,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三不原则”、“目的论读书法”、“心灵之光”等概念,强调读书要有目标、有方法,要在阅读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能够引导我们正确看待事物,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

在我的认知中,读书不仅能够帮助人们知识储备,更有着重要的思辨价值。比如,在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事物,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对于一个人,将这些点滴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制定框架,具备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因为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带领我们看到理性的远景。

第四段:读书体会-启示思考

阅读陶行知先生的《读书心得》给我的启示非常多。其中,最为深刻的是对于人性、社会和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他的笔下,大多是一些关于人类生存和意义的文章。看到他的许多论述和观点时,深感陶行知先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确实需要相当的能力和功力。

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应用了陶行知先生的一些思考方式,及时“反思化”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并帮助自己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知识和技能。

第五段:结尾总结

陶行知先生的《读书心得》是一本具有启迪和思考价值的好书,它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从读书的角度阐述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本质,并提出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读书法和思考方法。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获得了知识与启示,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更能够看清自我所处的现实,设想未来的方向。如果您也喜爱阅读,建议您也来一读《读书心得》,收获自然不凡。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篇五

点击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这个话题可能会让我们想到陶行知所写的那本畅销书——《做学问的那些事儿》。作为一名现代的学者和教育家,陶行知不仅关注各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他更关注学生整体的成长。因此,我在阅读这本书后,深有感触,下面就是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第二段:读书过程中的收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陶行知的思想是非常深刻而且具有启迪性的,而他的文笔也是流畅而清新的。我所看到的是他所表现的关注和关心学生有效的方法,而且也是他所建立的整体学习教育体系的一个思想原型。在这种教育训练方法中,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质的提高,如创造力、应变能力、领导才能和社交技能等。这些方面实际上是在现成的教育体系中很容易被忽视掉的方面,但是它们的存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以及实现我们逐渐成长的关键。

第三段:陶行知的思想特点

在这本书中,陶行知的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陶行知强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全人教育。其次,他认为学术研究不仅要注重个人的发掘和创造,更重要的是关注策略的实现,以及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创建有效的团队合作体系。第三点,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而且是建立一种强大的道德体系,让人们在面对各种人生困境时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情操,令人们能够克服环境的艰难险阻,成为有用之人。

第四段:陶行知思想对今后工作的启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有用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而且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意愿和人生理念。通过贯彻陶行知的价值观念,我们需要充分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去分享与传授,打造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自己的成长,学习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处理困难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努力发挥个人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建立实现人生目标的有效团队,同时增强自身的道德认识和追求。

第五段:总结

陶行知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过程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提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网络的模型和方法。在现今这个多元化而又富于挑战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协调各种关系,扩大社会视野和胸怀,打造自己的主动性,从而成为值得信赖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阅读《做学问的那些事儿》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一步。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篇六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下面就"生活即教育"来谈谈我的体会。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篇七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通过反复体会,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不足之处,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确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下面简要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首先,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传递给学生一份爱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体现了真挚的师爱.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也要像陶先生那样,用伟大的爱心去滋润无数颗童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他们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来判断一个学生,把“差生”视为“朽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老师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师也想到了。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关心学生的每一个部分.当然,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先生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绝不可浪费,看到学生出现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种找到前进的路,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心中充满爱。

其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让每个孩子受益!“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学法”,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从实际出发,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个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说的那样“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必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篇八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的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这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教育要联系生活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匹配的,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形象生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陶行知提出的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这一思想在当今看来是不能全部肯定的。生活与教育不是完全同步毫无区别的,忽视了生活与教育的区别。以及在教学内容的传授方面,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是不可取的。而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并不是要去全然否定或肯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而是应该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规律,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予以创新,那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另外,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也贯穿本书的始终。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读后感·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己,教人者还要教而学,即知即传。最后,反对注入式教学。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有三个理由,概括起来就是:

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举了很多的例子,比如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篇九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寒假期间,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认识到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教育是植根于爱,教师有了爱,才会积极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才会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才会用智慧和心血去培育好学生。

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谦虚好学,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一文中他说道:“我虽觉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帮助诸位,但指南针确有些不敢当。我和诸位同是在乡村里摸路的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一席话,不仅使人感到他非常谦虚,更体现陶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既不夸大自己的作用,也不轻视自己的作用。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打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个不是真心关心儿童、从内心爱护儿童的成年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孩子给他的信,陶先生都给予这样认真的回复,待人之诚恳、做事之认真非同一般。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新教师面临着可能被淘汰的危机,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清贫与艰辛。

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

通过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我认识到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我们的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满缺点的学生时,更要用亲切的语言、温柔的目光与他们交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让学生亲近你。如果能细心地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而慷慨地去赞赏他们,一定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学生也会自然地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只有我们充分相信学生去爱他们时,学生才会相信自己,勇敢前进。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我们教育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篇十

本学期开学初,原想借一套《陶行知全集》,以了解其体育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很可惜,学校图书室没有,不过,在翻阅有关的陶研书籍后,也获取了相关资料。现就学习《陶行知教育学》(体育卫生方面)的体会发表一点自己的见解。

陶行知“健康第一”的口号虽然是在战时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但在当时能把学校师生的健康置于首位,足以显示陶行知先生对体育的重视。今天,每每看到“健康第一”四个大字,感觉是那么熟悉而亲切,不仅仅因为它是新课程标准下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更是因为70年前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陶先生爱师爱生的伟大情怀。

当前,体育教学学什么?怎么学?仍困扰着广大的体育教师,于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体育的教学内容很不规范,实用性强的项目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内。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8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的体育观,在当时,他最强调的是要学会游泳和武术。这两项内容都有其原因和背景,学游泳是因为他们一行十几人曾眼睁睁的看着一位老师被水淹没,而大家却无能为力,陶行知于痛惜之余,大力提倡游泳运动,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救己、救他人生命;学武术也是迫于战时教育的需要,武术不仅能强身还能自卫,把培养“健康的体魄”作为他生活教育的首要目标,并主张以武术来培养康健的体魄。因此,我们不仅应该推广体育教育的实用价值观,积极挖掘、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更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教学后学生学到了多少内容,掌握了多少学习方法和技巧,只有实用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评选“三好学生”的主要依据,尤其是“中央7号”文件出台后,各级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结合苏州市教育局提出的三项规定,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基本得到保障,这些都和政策的落实、领导的重视分不开的。然而早在上世纪10年代,就首次提出了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在20年代,陶行知又把学校体育看做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和智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培养健康的儿童,才能造成健康的民族,所有这些都与当前的教育大环境非常吻合,他的“三育并重”的主张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关范文推荐
  • 10-02 2023年六一文艺汇演致辞稿 六一文艺汇演致辞(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
  • 10-02 2023年市场经理的述职报告总结(实用10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
  • 10-02 小学语文课文司马光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
  • 10-02 最新公司员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优秀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
  • 10-02 2023年团总支书记的述职报告格式(通用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
  • 10-02 公司借款协议才有效(大全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
  • 10-02 管理的常识内容简介 管理的常识读后感(优秀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
  • 10-02 最新文明在我身边手抄报(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
  • 10-02 最新中文系自荐信(精选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10-02 2023年大学生毕业辅导员鉴定意见(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